聯系我們
銷售熱線:400-626-1899
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想要了解更多,請給我們留言!
我國白酒生產銷售收入總額在2013年突破5000億元。隨著白酒消費市場的擴充,品牌白酒由城市走向農村,消費人群從高端酒店拓展到普通群體,消費品牌白酒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選擇。由于我國對品牌白酒的質量規范缺乏足夠的重視,在白酒質量管理的立法、質量標準的制定,檢測手段的強化等方面還遠不適應白酒市場的發展。品牌白酒的質量安全狀況不容樂觀。一些品牌白酒甚至高端品牌白酒都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。查出來的問題也沒有受到應有的責任追究。由于違法成本低,一些品牌白酒企業在生產、銷售過程中大量摻雜使假,在酒品中添加有害成分,使廣大消費者付出了財產損失與健康損失的雙重代價。巨大的市場和利潤誘惑使白酒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。隨著白酒產能的擴充與銷售總量的增加,質量安全問題也十分突出。一些品牌白酒受“免檢”保護或利用品牌效應向消費者銷售品質低劣但價格昂貴的酒品,不僅嚴重地破壞市場秩序、侵害廣大消費者權益,而且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,任其泛濫,不僅國民飽受其害,白酒行業自身發展也會受到影響。對此,全國人大代表、大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羅祖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,他指出對品牌白酒進行一次全面的質量安全“體檢”,已經迫在眉睫。
他指出對品牌白酒進行一次全面的質量安全“體檢”
造假摻假嚴重
惡性競爭導致品質下降
羅祖亮表示,據調查品牌白酒質量檢驗目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:
一是部分品牌白酒有害成分嚴重超標。2012年11月,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湖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50度湘酒鬼酒樣品的檢測結果,其中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,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.04mg/kg,超出標準2.6倍。塑化劑事件在行業內外引起巨大波動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品牌白酒塑化劑超標遠非湘酒鬼一家,除國內大部分白酒企業為了酒品的所謂“掛杯效果”故意在白酒里滲加塑化劑以外,還有一部分釀酒企業因為使用塑料容器導致產品塑化劑超標。近期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抽查了一批白酒,發現有9.26%的品牌白酒酒精度不合格。固形物、氰化物、甜蜜素、糖精鈉、安賽蜜等有害物超標。
行業發展環境有待改善
二是品牌酒廠摻雜使假,自身產量遠遠低于實際銷售量。如:部分品牌白酒受免檢保護,為降低成本擴大產能與銷量,從地下作坊購進劣質白酒進行勾兌后分裝銷售;一些傍上名牌白酒企業的小廠將大量劣質酒充當品牌酒銷售;一些并購的白酒企業勾兌酒精,貼上品牌標簽銷售。
三是惡性競爭導致品牌白酒品質下降,使我國的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嚴重縮水。由于市場監管缺失,我國傳統的品牌白酒形象下降,廣大消費者的期望值下降,消費欲望不強。不僅內需不振,而且出口受阻。出于對高價低質品牌白酒的不信任和抵制,大部分消費者對酒品的消費逐漸轉為紅酒、啤酒和洋酒,白酒企業產值蒸發,難以重振昔日雄風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